服务热线
020-123456789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 张文章)为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福建法案福建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全力以赴,省市组织力量加强防疫用品及民生商品市场价格监管,场监重拳出击,管局格违坚决亮剑,曝光从快从严查处了一批不按规定明码标价、起防哄抬价格等价格违法行为。疫期1月28日,福建法案福建省市场监管局曝光了首批5起价格违法典型案件。省市
1月23日,场监泉州市晋江市市场监管局对晋江市东南医药药店连锁紫帽分店涉嫌哄抬价格的管局格违行为开展调查。经查,曝光当事人借口罩等防疫用品需求激增之机,起防将进价为0.85元/包的疫期一次性口罩(10个装),大幅提价到20元/包,福建法案而平常该款口罩售价为3元/包,涉嫌构成哄抬价格违法行为。晋江市市场监管局已对此立案调查,正按照执法程序进行全面调查处理。
1月24日,漳州市古雷港经济开发区市场监管局根据举报,对漳州市毅闽医药连锁有限公司古雷港经济区内湖街分店进行检查。经查,当事人借口罩等防疫用品需求激增之机,将进价为1.5元/包的“朝伊康”牌一次性使用口罩(10只装),大幅提价到20元/包对外销售,而该款口罩正常售价为3元/包,涉嫌构成哄抬价格违法行为。漳州市古雷港经济开发区市场监管局已对此立案调查,正按照执法程序进行全面调查处理。
1月26日,福州市闽侯县市场监管局根据举报,对闽侯县鸿尾中闽亿佳超市进行检查。经查,发现当事人1月26日销售“50秋田小丁”大米,标价为135元/包,实际结算价格为260元/包,涉嫌构成价外加价违法行为。福州市闽侯县市场监管局已对此立案调查,正按照执法程序进行全面调查处理。
1月26日,漳州市诏安县市场监管局根据举报,对梅岭镇下河村何志彬卫生室进行检查。经查,发现当事人借口罩等防疫用品需求激增之机,抬高价格出售一次性医疗口罩,从1.5元/个大幅提高至4元/个,且没有明码标价,涉嫌构成哄抬价格、不明码标价违法行为。漳州市诏安县市场监管局已对此立案调查,正按照执法程序进行全面调查处理。
1月27日,福州市福清市市场监管局对福建宜又佳医药连锁有限公司福清第一药店进行检查。经查,发现当事人销售的锦华牌9012-B折叠式颗粒物防护口罩,进价为每个4.5元,售价为每个20-30元,涉嫌构成哄抬价格和销售“三无”产品违法行为。福州市福清市市场监管局已对此立案调查,正按照执法程序进行全面调查处理。
福建省市场监管局提醒经营者要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严格依法经营,合理合法行使自主定价权,做到明码标价、诚信经营。严正警告顶风作案经营者,监管利刃出鞘,不要心存侥幸,违法必究,严惩不贷。
责任编辑:24浙江开展专项行动 整治直播间虚假宣传、大数据杀熟等行为 合成宝石写成“天然宝石” 珠宝标识问题多 合成宝石写成“天然宝石” 珠宝标识问题多 蚌埠五河:一水两用一地多收 稻虾共作蹚出致富路 扫码点餐暗藏“套路” 江苏省消保委呼吁保留人工服务 要保存数据,还是要保修?微软平板电脑主板损坏消费者面临两难选择 安徽早稻总产达101.1万吨 面积总产均同比增加 浙江省消保委发布禁塑令调查体验评价报告 替代产品接受程度有待提高 搞“奥数式”售楼营销 福州悦珑湾被劝谕 安徽省印发通知 做好粮油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 网络搜索电器维修暗藏骗局 选择品牌售后服务更为保险 福州实现中国质量奖零的突破 微信朋友圈卖“尾单”冒牌奢侈品 犯假冒注册商标罪被判刑三年 火锅店使用回收食品作原料 四川公布13起 “铁拳”行动典型案件 开发商8年前代收初装费 天然气为何至今未开通 田管更科学 稳产助增收(田间地头看春耕) 汽车等四类产品售后服务暗访: 多数商家“三包”规定落实不到位 十大新职业就业趋势发布 二手车评估师需求旺盛 又现低价陷阱!谨防家装合同变销售代理合同 十大新职业就业趋势发布 二手车评估师需求旺盛 最高相差100元!5大视频平台会员价格对比:苹果手机充值更贵 索尼耳机被质疑未尽“危害后果”警示义务 养殖户看直播买颗粒机掉入“连环套” 福州实现中国质量奖零的突破 持续高温旱情对秋粮有何影响?如何确保秋粮丰收? 跟团游“泡汤”赔偿遭拒 法院调解促退款 安徽界首:朵朵“致富伞”撑起农民增收“钱袋子” 中介公司员工携租金“潜逃” 租户损失谁担 合成宝石写成“天然宝石” 珠宝标识问题多 农产品带上“身份证” 安全溯源扫码可见 二手车行隐瞒实际里程数 被判“退一赔三” 2020年度国际质量创新大赛(中国区)颁奖会在京召开 苏州市线下购物无理由退货承诺商户破6万家 田管更科学 稳产助增收(田间地头看春耕) 40万买到“二手车” 法院判决经销商“退一赔三” 福州实现中国质量奖零的突破 湖北消委会发布首张消费侵权“黑榜” 8家企业被曝光 买到库存11年名表 江苏省消保委约谈劳力士:手表生产日期应售前标注 福建集中整治校外培训机构“不公平格式条款” 合力做好这盘“预制菜” 免费赠送播放器 播放内容暗藏购药陷阱 农产品带上“身份证” 安全溯源扫码可见 中介公司员工携租金“潜逃” 租户损失谁担 湖北消委会发布首张消费侵权“黑榜” 8家企业被曝光 蚌埠五河:一水两用一地多收 稻虾共作蹚出致富路 福建省消委会测评20款耳机 6款音质感受获5星评价 婚纱租赁霸王条款涉嫌侵权 福州消委会支持消费者起诉成功维权 报道追踪:“君豪义乌小商品城”被业主起诉 冠名未经授权再遭投诉 付“现金”返“摩豆” “摩捷出行”被指强制消费 湖北消委会发布首张消费侵权“黑榜” 8家企业被曝光